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43033亿元

最后编辑时间:2025-01-08 07:31:1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科技日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李禾)6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顺利结束。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

  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上述八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佔全国总量的75%。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纳入的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佔全国总量比例约40%。

  根据《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管理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计2096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2亿吨。方案将2023年度的履约截止时间定為2024年底,实现一年一履约。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清缴时限截止。一年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减排意识持续加强,配额清缴完成情况全面趋好,推动全社会实现低成本减排功能不断显现。通过配额交易,前两个履约周期推动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於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动交易,成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据介绍,2024年全年配额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年底收盘价為97.49元/吨,较2023年底上涨22.75%。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说,3年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取得四个方面的进展:一是建立了一套较為完备的制度框架﹔二是建成了“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三是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目前所纳入企业均建立碳排放管理内控制度,管理水平和核算能力显着提升﹔四是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工作正在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部继去年9月正式印发水泥行业、铝冶炼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等4项技术规范后,日前又发布了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等征求意见稿。

  裴晓菲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和產品,探索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深化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2024年,大模型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政策层面,各级政府对AI大模型的创新发展给予支持,推动了传统產业数字化转型﹔在技术层面,底层架构、多模态融合、端云协同及开源等技术持续优化,為大模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杜燕飞)“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生活质量。”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二届民生发展论坛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季表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