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杀陆建章冯玉祥杀徐树铮后自己也死于非命只因破坏规则

最后编辑时间:2025-01-31 15:29:2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918年6月14日,徐树铮给陆建章打电话,邀请他到奉军司令部有要事相商。原本两个人之间矛盾很深,但是北洋内部没有杀自己人的先例,陆建章就来了。

  两个人刚刚走进花园,徐树铮身边的卫士就对着陆建章连开三枪。他随后就向外发布了陆建章的罪状:勾结土匪和乱党,煽惑军队,阴谋作乱。

  两个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徐树铮一直都是段祺瑞的嫡系。早在袁世凯当总统的时候,就因为徐树铮的飞扬跋扈,让袁世凯对他非常不满。

  当时陆建章是军法处长,专门搞情报工作的。徐树铮就认为是陆建章在从中搞鬼,两个人的矛盾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1915年陆建章担任陕西都督,和陕西各界矛盾非常大。在这个时候徐树铮就暗地指示陕南镇守使陈树藩,联合社会各界把陆建章赶出了陕西。

  陆建章回到北京后,就担任了总统冯国璋的高级顾问。段祺瑞和冯国璋之间本来就有矛盾,这时候两个人的矛盾就升级了。

  1925年12月29日,徐树铮从北京返回天津,结果在第2天凌晨于廊坊车站被冯玉祥的部下张之江带人枪杀。

  陆建章一直都是冯玉祥的恩人,在关键的时候都是陆建章在帮冯玉祥,并且陆建章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冯玉祥。

  陆建章被徐树铮枪杀以后,冯玉祥早就想报仇,但是凭他的实力没有办法和段祺瑞对抗,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趁机发起了北京政变。徐树铮选择了出国考察,直到第2年才回国。

  到了1925年12月,徐树铮计划联合张作霖和孙传芳打压冯玉祥。得到这个消息后,冯玉祥非常愤怒。

  对于冯玉祥这个人,段祺瑞是知道底细的。他就交代徐树铮一定要小心,不要遭了暗算。但是徐树铮过于骄傲和自信,没有当回事儿,这才死于非命。

  冯玉祥对外宣称是陆建章的儿子为父报仇,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徐树铮的儿子也四处喊冤,但是没有人敢受理。

  1948年9月,冯玉祥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在从美国乘坐胜利号回国的途中,突发火灾遇难。

  袁世凯利用这种手段,牢牢的把北洋系内部的军官结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尽管他们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基本上没有私仇,相互之间也不会下狠手。

  不管是在后来的复辟运动还是北洋内战中,相互之间都不会下狠手,尤其是不会杀害对方的军官,因为大家都认识。

  最高效的是在复辟运动中,十几万军队打了好几天,才死伤了几十个人,在一边观战的老百姓还死了上百人。双方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向天开枪,打到一定程度就算了。

  第一代的北洋军阀还能遵循这个规则,第2代的北洋军阀之间没有这种感情,因此相互之间也不会手下留情。

  徐树铮是1910年从日本回国才跟着段祺瑞进北洋系统内部的,和北洋军的旧部之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感情。

  冯玉祥虽然一直都在北洋系统内部,但他一直都是低级的军官,因此虽然后来成长为了第2代的北洋军阀,但同样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家伙。

  比较类似的还有一起案件,孙传芳在战斗中打死活捉了施从滨,并且砍掉了他的脑袋,过了十几年以后,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成为民国的一个传奇案件。

  原本北洋系内部比较默契的形势,就被这些北洋二代给打破了。内部的团结一旦被打破并且撕破脸面,相互之间的信任就没有了。

  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北洋系的三大派之间相互不合作,最后被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军哥哥击破,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