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热恋的故乡简谱可以这样解读吗?

最后编辑时间:2024-10-05 07:15:4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尹某,男,32岁。头目眩犟,经常失眠,得睡则乱梦纷纭,时发谵语,心神经常惊悸不安,胸胁苦满,汗出而不恶寒,小便色黄,大便因难,其人神情呆滞,脉弦而滑,舌红苔黄腻。

  李某,男,30岁。着凉4天,恶寒发热,胸胁疼痛,口苦而干,食欲不振,且有时伴以恶心但不呕吐,发汗而不解,体温39.1℃,大便3日未行,午后身发潮热。舌质正常,苔薄白微黄而干,脉弦数。心率108次/分,左下腹压痛(土),可触及粪块。

  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炙),甘草6g,生姜10g,芒硝10g(冲服),大枣4枚。

  服用1剂,身微汗,便通,继之体温降至37℃,身发寒热等证大减。再1剂,诸证消失而愈。(孟永利,等.伤寒论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学苑出版社,1998)

  《伤寒论》第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医方集解》:此少阳、阳明药也。表证误下,邪热乘虚入胃,以致下利而满呕,潮热之证犹在,故仍与柴胡汤以解少阳,加芒消以荡胃热,亦与大柴胡两解同意。

  《古方选注》:芒消治久热胃闭,少阳热已入胃而犹潮热、胁满者,则热在胃而证未离少阳,治亦仍用柴胡,但加芒消以涤胃热,仍从少阳之枢外出,使其中外荡涤无遗,乃为合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责任编辑:管理)